主辦機構:
捐助機構:

第3集:你和我

字源參考

相關章節+

孟子曰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運之掌上。所以謂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』者,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,皆有怵惕、惻隱之心,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,非惡其聲而然也。由是觀之,無惻隱之心,非人也;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;無辭讓之心,非人也;無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,自賊者也;謂其君不能者,賊其君者也。凡有四端於我者,知皆擴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、泉之始達。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」(《孟子‧公孫丑上》)

【意譯】

孟子說:「每個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心情。先王因為有憐憫別人的心情,這就有憐憫別人的政治了。憑著憐憫別人的心情來實施憐憫別人的政治,治理天下可以像運轉小物件於手掌上一樣的容易。我之所以說,每個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心情,道理就在於:現在有人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跌進井裡去了,任何人都會有驚駭同情的心理。這種心情的產生,不是為著要和這小孩的爹娘攀結交情,不是為著要在鄉里朋友中間博取美譽,也不是厭惡那小孩的哭聲才如此的。從這事看來,一個人,如果沒有同情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羞恥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推讓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是非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。同情之心是仁的開端,羞恥之心是義的開端,推讓之心是禮的開端,是非之心是智的開端。一個人有這四種開端,正好比他有四肢一樣(是自然而然的)。有這四種開端卻自己認為不行的人,這是自暴自棄的人;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,便是暴棄他的君主的人。凡具備這四種開端的人,如果曉得把它們擴充起來,便會像剛剛燒燃的火(終必不可撲滅);剛剛流出的泉水(終必匯成江河)。假若能夠擴充,便足以安定天下;假若不擴充(讓它消滅),便連贍養爹娘都不可能。」


哀公問政。子曰:「文武之政,佈在方策。其人存,則其政舉;其人亡,則其政息。人道敏政,地道敏樹。夫政也者,蒲盧也。故為政在人,取人以身,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。仁者人也,親親為大;義者宜也,尊賢為大。親親之殺,尊賢之等,禮所生也。在下位不獲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矣!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;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親;思事親,不可以不知人;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。天下之達道五,所以行之者三。曰:君臣也,父子也,夫婦也,昆弟也,朋友之交也,五者天下之達道也。知,仁,勇,三者天下之達德也,所以行之者一也。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,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強而行之,及其成功,一也。」(《中庸》)

【意譯】

魯哀公問怎樣治理國家。孔子答道:「文王、武王的主張,書籍上都記載著。賢能之人當政,那政見便被執行;賢能之人不當政,那政見便被廢棄。人民對政治最敏感,猶如樹木對士地最敏感一樣。政治好比水邊的蒲葦,易生易長。所以掌管政治在於當政的人。選取當政的人要靠自身有修養,修養自身要憑藉道德,修養道德要依靠仁德。仁德是人和人之間不可少的準則,以親愛親族長輩為第一義;義是合宜的意思,以尊敬賢人為第一義。由親到疏,親近的程度也逐漸下降;由最賢到稍賢,尊敬的程度也逐漸不同,禮節便由此產生。所以君子不可以不修養自身。想要修養自身,不可以不事奉親族長輩;想要事奉親族長輩,不可以不了解人;想要了解人,不可以不知道天地間的自然法則。天下公認的關係有五種,作為行為的準則有三種。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這五種關係是普天之下難於避免的。智慧、仁愛、勇敢這三種是普天之下都應具有的品德。用這三種品德來協調這五種關係,完全是同樣必要的。對此,有的人生下來就懂得,有的人學習了便懂得,有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才想方設法懂得,到了懂得時,那效果是同樣的。有的人安心去這樣幹,不這樣乾就於心不安;有的人認為這樣對他有長遠利益,便這樣幹;有的人迫於環境才勉強這樣幹,幹成功了,那結果也是同樣的。」


子貢曰:「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,何如?可謂仁乎?」子曰:「何事於仁!必也聖乎!堯、舜其猶病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」(《論語‧雍也》)

【意譯】

子貢說:「假若有人,能夠廣泛地給人以好處,又能幫助眾人過好生活,怎麼樣?可以說是仁德麼?」孔子說:「哪裡只是有仁德!一定達到聖德的境界了!堯和舜還辦不到哩!仁是什麼呢?自己要站得住腳,便要使他人也站得住腳;自己要行得通,便要使他人也行得通。能夠從身邊拿一件事作例子,推廣開去,可以說是實行仁德的方法了。」


子貢問曰: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?」子曰:「其『恕』乎!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(《論語‧衛靈公》)

【意譯】

子貢問道:「有沒有可以畢生奉行的話呢?」孔子說:「那是『恕』道吧!自己所不想要的,不要加在別人身上。」


註譯來源:

楊伯峻(2020),《楊伯峻四書全譯》(第一版)。北京:中華書局。


內容重點

  1. 以演化理論理解好心未必就註定失敗,合作可以比自私優勝。
  2. 「仁」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互信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,是《論語》裡最重要、最明白、最能廣泛應用的道理。


教學建議

故事討論:試從珠女、豬哥、村民三者看問題。各人應怎樣做,才可合乎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、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的教導。


動畫文字版

仁,一邊是「人」,一邊是「二」。「仁」,意思就是「人」和「人」之間的關係。「仁」字在古代有個這樣的寫法,上面的是「人」加個圈,是身體的「身」字,圓圈則代表肚子。「身」下面就是一個「心」,心是人的內心,收藏在深深處。相反肚子則整個露了出來,遮也遮不了。

「仁」,推心置腹,意思就是人和人之間,真誠相待。

掀起肚皮讓人看?遇到壞人時 ,不就甚麼都不剩?的確有一套說法叫「叢林法則」。自私的人,奸詐的人。是會搶走全部老實人的資源,可以繁殖更多的下一代,一代又一代。最後人越來越壞,好人甚麼也沒有。不過另外又有一套叫「群體選擇」的理論。簡單來說,就是單對單時,自私自利的人很可能會贏。不過一群互信互助的人,生存繁殖的能力,又會比一班只顧自己、還經常會內鬥的人高。當然,惡人不會完全失敗告終。因為那些所謂好人群體裡面,亦會混入很多假扮好人佔便宜的騙子和壞人,於是我們同時遺傳了利他和自利的本能。這些,在現代認知科學普遍都得到認同。

孟子提出人性善意思亦並非指人沒有私欲,不會侵略別人。他是指人除了動物性之外,還有天生的,自己感受到的正義感,同情心。「仁」,首先由孔子提出,內容由個人怎樣培養善性,到怎樣令整個社會人心歸善,以至感應天地萬物間的美善。嘩,很宏大呢!不過他又提醒大家,先別空談甚麼全人類福祉社會效益通天地那些。先由一個個真實的人,你可以觸摸得到、真心著緊的人開始。他很可能就是你的父母、親人,之後是你的同學、朋友,再一步步擴展。好,我們就先回到起點。你和我,一二三!仁!

從前村裏面有個牧羊姑娘,珠妹。當遇到有狼出現,她就負責大叫:「狼來了!狼來了!」這天,珠妹真的大聲叫:「狼來了!狼來了!」村民聽見,每人都帶來鋤頭、木棍等,一起跑上山。殊不知到達時,只看到珠妹在笑。原來她只不過是覺得悶,找些樂子開心一下。

「狼來了!狼來了!」珠妹時不時就這樣大叫。最初還有很多村民跑上山來幫忙,不過叫得多了,最後就再沒人上當了。就只剩這一個又胖、又遲鈍,每次跑上來都氣喘喘的,豬哥!

一次、兩次、三次也是如此……最後,珠妹終於忍不住問:「為甚麼你這麼笨?大家都知道我不過是貪玩亂叫而已。為甚麼你還一直上當,每次都跑來讓我取笑?

於是這個滿頭大汗的小胖哥就說:「其實我也不是相信真的有狼……不過萬一,萬一有一次,真是有狼來了。如果人人都不信你,沒有人去救你。你就會被狼吃掉了!所以,我想最好都要有一個人信你。就算不相信,也要有一個人跑上來。看看你,讓你笑一笑,之後再跑下山。」

聽完豬哥這樣說,珠妹心裏又開心,又慚愧。之後,她就再沒亂叫狼來了,全村也回復了平靜。不過可能因為不用跑上跑落、缺乏運動,豬哥身形暴脹。於是珠妹久不久就大聲叫:「豬來了!豬來了!」就在這個時候,豬哥就會氣喘喘地跑上山,爬上樹,和豬妹一起,一邊看日落的雲彩,一邊吃樹上剛成熟的果子。

兩個相親的人。坦誠相待,互相成就。「仁」,這個遠大旅程。原來小朋友都可以立即起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