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辦機構:
捐助機構:

第11集:義氣個義

字源參考

相關章節+

孟子曰:「仁,人心也;義,人路也。捨其路而弗由,放其心而不知求,哀哉!人有雞犬放,則知求之;有放心而不知求。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」(《孟子‧告子上》)

【意譯】

孟子說:「仁是人的良心,義是人的正路。放棄了正路而不走,喪失了善良之心而不曉得去找,真可悲呀!一個人,當有雞和狗走失了,便曉得去尋找;當有善良之心喪失了,卻不曉得去尋求。研究學問之途徑沒有別的,就是把那喪失了的善良之心找回來罷了。」


孟子曰:「魚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魚而取熊掌者也。生亦我所欲也,義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於生者,故不為苟得也;死亦我所惡,所惡有甚於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,則凡可以得生者,何不用也?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,則凡可以辟患者,何不為也?」(《孟子‧告子上》)

【意譯】

孟子說:「魚是我所喜歡的,熊掌也是我所喜歡的;如果兩者不能都有,便輛牲魚,而要熊掌。生命是我所喜歡的,道義也是我所喜歡的;如果兩者不能都有,便犧牲生命,而要道義。生命本是我所喜歡的,但是我還有比生命更為喜歡的,所以我不幹苟且偷生的事;死亡本是我所厭惡的,但是我還有比死亡更為厭惡的,所以有的禍害我不躲避。如果人們所喜歡的沒有超過生命,那麼,一切可以求生的方法,哪有不使用的呢?如果人們所厭惡的沒有超過死亡,那麼,一切可以避免禍害的事情,哪有不幹的呢?」


哀公問政。子曰:「文、武之政,布在方策,其人存,則其政舉;其人亡,則其政息。人道敏政,地道敏樹。夫政也者,蒲盧也。故為政在人,取人以身,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。仁者人也,親親為大;義者宜也,尊賢為大。親親之殺,尊賢之等,禮所生也。在下位不獲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矣!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;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親;思事親,不可以不知人;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。天下之達道五,所以行之者三。曰:君臣也,父子也,夫婦也,昆弟也,朋友之交也,五者天下之達道也。知,仁,勇,三者天下之達德也,所以行之者一也。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,一也;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強而行之,及其成功,一也。」(《中庸》)

【意譯】

魯哀公問怎樣治理國家。孔子答道:「文王、武王的主張,書籍上都記載著。賢能之人當政,那政見便被執行;賢能之人不當政,那政見便被廢棄。人民對政治最敏感,猶如樹木對土地最敏感一樣。政治好比水邊的浦葦,易生易長。所以掌管政治在於當政的人。選取當政的人要靠自身有修養,修養自身要憑借道德,修養道德要依靠仁德。仁德是人和人之間不可少的準則,以親愛親族長輩為第一義;義是合宜的意思,以尊敬賢人為第一義。由親到疏,親近的程度也逐漸下降;由最賢到稍賢,尊敬的程度也逐漸不同,禮節便由此產生。所以君子不可以不修養自身。想要修養自身,不可以不侍奉親族長輩;想要侍奉親族長輩,不可以不了解人;想要了解人,不可以不知道天地間的自然法則。天下公認的關係有五種,作為行為的準則有三種。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這五種關係是普天之下難於避免的。智慧、仁愛、勇敢這三種是普天之下都應具有的品德。用這三種品德來協調這五種關係,完全是同樣必要的。對此,有的人生下來就懂得,有的人學習了便懂得,有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才想方設法懂得,到了懂得時,那效果是同樣的。有的人安心去這樣幹,不這樣幹就於心不安;有的人認為這樣對他有長遠利益,便這樣幹;有的人迫於環境才勉強這樣幹,幹成功了,那結果也是同樣的。」


孟子曰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運之掌上。所以謂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』者,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,皆有怵惕、惻隱之心,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,非惡其聲而然也。由是觀之,無惻隱之心,非人也;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;無辭讓之心,非人也;無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,自賊者也;謂其君不能者,賊其君者也。凡有四端於我者,知皆擴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、泉之始達。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」(《孟子‧公孫丑上》)

【意譯】

孟子說:「每個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心情。先王因為有憐憫別人的心情,這就有憐憫別人的政治了。憑著憐憫別人的心情來實施憐憫別人的政治,治理天下可以像運轉小物件於手掌上一樣的容易。我之所以說,每個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心情,道理就在於:現在有人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跌進井裡去了,任何人都會有驚駭同情的心理。這種心情的產生,不是為著要和這小孩的爹娘攀結交情,不是為著要在鄉里朋友中間博取美譽,也不是厭惡那小孩的哭聲才如此的。從這事看來,一個人,如果沒有同情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羞恥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推讓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是非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。同情之心是仁的開端,羞恥之心是義的開端,推讓之心是禮的開端,是非之心是智的開端。一個人有這四種開端,正好比他有四肢一樣(是自然而然的)。有這四種開端卻自己認為不行的人,這是自暴自棄的人;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,便是暴棄他的君主的人。凡具備這四種開端的人,如果曉得把它們擴充起來,便會像剛剛燒燃的火(終必不可撲滅);剛剛流出的泉水(終必匯成江河)。假若能夠擴充,便足以安定天下;假若不擴充(讓它消滅),便連贍養爹娘都不可能。」


註譯來源:

楊伯峻(2020),《楊伯峻四書全譯》(第一版)。北京:中華書局。

內容重點

  1. 「義」的準則在自己,即所謂「對得住自己良心」、「過到自己的一關」。「義」的要求因人而異,但切勿因此而墮入「相對主義」,即你有你的義,我有我的義,各不相干,沒有誰比誰高明。「義」的差異,是每個人仁心發展進度的差異,而非本質上的差異。
  2. 「義」強調個人內心真實反應,而非外在的教條、律令。儒家被批評為教條主義,是對儒家原典的了解不足。


教學建議

  1. 同學可曾體驗過「義憤填膺」,因見了不對的事情,內心「唔……」的震動起來?一起分享經驗。
  2. 又當自己做了錯事,即使沒有人發覺,同學又會否因此而羞愧呢?羞愧又是一種什麼的感覺呢?


動畫文字版

孟子講仁,也講義。如果仁,是關於人心,關於內心情感的話,義便是實踐,是行為。他甚至認為,如果生存和行義,兩者不可兼得的話,以命相搏,也在所不惜。

把義字說得如此重要,義,到底是什麼呢?標準答案,最多人引用的是《中庸》裡的一句:「義者,宜也」。做適當的事,就是義。是不是好像說了等於沒說呢?怎樣才算是適當?

或者我們花一點時間,先了解一下義字。

義,上面是羊,下面是我。羊生性溫馴,一些跟隨和、暢順有關的字,像是合群的群,飛翔的翔,發達的達,裡面都能看到這隻羊。善,古時候還有個寫法是這樣,即是不頂撞、好言相向的意思。還有美,還有祥,通通都有這隻隨和的羊。

我,原來是一把鋸子。那麼鋸子跟我、自己,又有什麼關係呢?學者似乎還未有什麼高見。不過試著很輕聲長長「唔……」一聲,那種輕輕的震動,只有你自己才感覺到,像不像一把鋸子拉過呢?還有肚餓,咕咕咕咕咕……

用拉鋸子來形容只有自己才感覺到的內在感受,我,造字的是不是天才呢?

好,那義是什麼呢?義,就是順從自己心裡面的感覺。嘩,那還得了?不就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,為所欲為?

還記得孟子說:「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」。一些事情做出來會令自己羞愧,又或者,遇到一些事會令自己厭惡,甚至十分憤怒。我們不會讓自己做這些事,會制止他人做這些事,孟子說,這就證明我們有想做對的事,有義的本性。但是內心的感受是不是就靠得住呢?每個人的心,又會不會很不一樣,結果你有你的義,我有我的義,大家認為適當的行為,其實大大地不同呢?義是什麼一直很難說清楚,正是因為如此。

我是一個賊,明天會跟我兩個兄弟去做一樁大買賣,所以一起來到關帝廟前上炷香,希望關二哥他保佑我們。

我們會很講義氣,不會見利忘義,吞併他人那份。兄弟有難,我們一定會以命相搏,去救他們。萬一我們哪個被官兵捉了,我們也都不會為了減刑,把自己兄弟招出來。不會傷害無辜,那是一定!做賊,都要問心無愧,對得起天地良心嘛!是不是這樣說?!

聽起來好像蠻中聽,蠻高尚的一班賊呢。不過,始終還是做賊嘛!加上負責捉賊的官兵,一樣這麼講義氣,都來了拜關二哥呢。那如果你是他,又會怎樣保佑他們,保佑哪一方呢?下回再說。